小国终究是小国,往往很难理解大国间复杂的博弈。目前,中美俄三大国正在进行激烈的较量,而蒙古,这个相对较小的国家,却试图在这场博弈中找到平衡。然而,他们的做法显得过于天真,反而让自己陷入越来越被动的境地,最终可能会迎来不利的结局。
蒙古似乎在有意拉开与俄罗斯的距离,倾向亲美,甚至敌视中国,试图通过与美国合作来获取更大的利益。他们的这种“聪明”做法,不仅没有带来实际的好处,反而让局势变得更加复杂。例如,蒙古与美国的联合军演就颇具争议。虽然看上去是一次和平演习,24个国家派出1200多名士兵参与,但这其实是在中俄两国的家门口“耀武扬威”,无疑激怒了中俄两国。蒙古以为拉着美国和24个国家搞演习就能提升其在国际中的地位,但美国给出的回馈却远远不及预期。
2024年,美国与蒙古的双边贸易额仅为1.99亿美元,蒙古向美国出口了一些矿产和纺织品,而美国则向蒙古提供了一些机械设备。同年,美国向蒙古提供了1.5亿美元的住房贷款。可以看出,美国对蒙古的帮助并不大,蒙古并未从美国那里得到太多实质性的支持。蒙古过于天真地以为,与美国和其他24个国家举行军演能使其成为西方阵营的一部分,但从美国的态度来看,它们不过是美国棋盘上的一枚棋子,甚至只是一个“兵”。
展开剩余51%这种短视的行为,最终可能会让蒙古错失与中国和俄罗斯合作的机会。原本,俄罗斯计划与中国和蒙古一起推动西伯利亚2号天然气管道项目,三国将从中获益。然而,蒙古提出了过高的要求,索要20亿到30亿美元的过境费,并要求俄罗斯承担铁路建设费用,这种“狮子大开口”的要求引发了普京的愤怒,最终管道被转向哈萨克斯坦。蒙古不仅失去了巨额的过境收入,还错失了与中俄深化合作的机会。
蒙古的进出口严重依赖中国的陆路运输,要么通过中国铁路抵达天津港,要么依赖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大铁路。俄乌冲突后,俄罗斯的运输通道几乎瘫痪,蒙古只剩下中国作为主要的依赖。尽管如此,蒙古却拒绝加入由中俄主导的区域合作组织,仍然抱有保持“中立”的幻想。如果蒙古像波兰一样,随便切断与中国的通道,那这个只有几百万人的国家将面临极大的生存压力。
尽管蒙古有意亲近美国,但他们也清楚地知道中国的底线在哪里。去年,美国副国务卿坎贝尔访问蒙古时,曾提出在蒙古建立军事基地的请求,但蒙古当场予以拒绝。蒙古知道,这个问题关系到中国的核心利益,如果真的在蒙古建立美军基地,中蒙两国的关系将会彻底破裂,蒙古也将被两大国完全封锁。
总的来说,蒙古在外交政策上既不敢倒向美国,也无法彻底疏远中俄。它试图在两大国之间保持平衡,但现实是,它最终可能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,走向一个更加孤立和被动的未来。
发布于:天津市明利配资-十大股票软件-配资实盘开户-实盘配资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